第二届国医大师
中文名:干祖望
出生日期:1912年出生
社会任职:
职务:终身教授
职称:主任医师、终身教授
1933(22岁)~1946年(35岁)在上海金山区个体开业;
1946年(35岁)~1951年(40岁)在上海松江区个体开业;
1951年(40岁)~1956年(45岁)在上海松江区第四联合诊所工作;
1956年(45岁)~现在(101岁)在江苏省中医院研究所,省中医院,南京中医学院
主要简介
1912年生于江苏省金山县张堰镇(现属上海市)。我国著名中医耳鼻喉科学家,中医现代耳鼻喉学科奠基人之一,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,享受政府特殊津贴。干老学验俱丰,擅治耳鼻喉科、口腔科等疑难杂病,他首先创立中医耳鼻喉科"中介"学说,脱"三因"窠臼;倡"四诊"为"五诊",调整"八纲"为"十纲",发现了"喉源性咳嗽"和"多涕症"两个新病种。在中医耳鼻喉科理论与临床的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学术论著
至今,已出版合作或参与撰写的著作有20部左右,譬如《干氏耳鼻咽喉口腔科学》、《干祖望医话》,另外,1947-1998年间,在全国包括台湾在内公开发行的期刊杂志上发表了论文120篇,其中,《茧斋医话》400篇左右,从1992年起在《辽宁中医》、1993年在《江苏中医》长期连载至今。在中医传统理论上,调整了“三因”学说;充实“四诊八纲”为“五诊十纲”;设计出“辨证公式”;归纳出“论治四法。
科研综述
1990年主办“国际中医耳鼻喉科班”,学员来自美国及东南亚国家及地区。他重视临床医案,坚持一病一案至今,并整理、编纂出33万字著作,其中《干祖望耳鼻喉科医案选粹》于199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,另外,还出版《中医耳鼻喉科学》、《尤氏喉科》、《孙思邈评传》等9部专著,还有其门生根据他的医疗临床实践和中医理论研究而总结的《干祖望中医五官科经验集》、《干祖望学术思想研讨会专集》、《中医耳鼻喉科临床验案集》3部。
至今,已出版合作或参与撰写的著作有20部左右,譬如《干氏耳鼻咽喉口腔科学》、《干祖望医话》,另外,1947-1998年间,在全国包括台湾在内公开发行的期刊杂志上发表了论文120篇,其中,《茧斋医话》400篇左右,从1992年起在《辽宁中医》、1993年在《江苏中医》长期连载至今。在中医传统理论上,调整了“三因”学说;充实“四诊八纲”为“五诊十纲”;设计出“辨证公式”;归纳出“论治四法。
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如有错误联系改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