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医大师
王庆国

第四届国医大师

t04af5af7f308c85ac4[1].jpg

中文名:王庆国

出生日期:1952年10月生

毕业院校:北京中医学院

社会任职:

 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主任委员 

 第一届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478)委员 

 第三届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

 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

 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传承分会第一届委员会顾问

 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 

 中华中医药学会药典委员会委员

 世界医学气功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主席

 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

 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

 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

 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

 教育部科技委生物医药学部副主委 


主要简介

1972年入读辽宁中医学院;1982年2月—1985年2月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伤寒论专业,毕业后获得伤寒论硕士学位;1985年9月—1988年7月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伤寒论专业,毕业后获得伤寒论博士学位;1988年8月—1997年10月任教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;1997年10月—2000年12月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;2000年12月—2013年12月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;2014年1月获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终身教授 ;2022年当选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 ,3月获评为第四届“国医大师”。


学术论著

截至2022年8月,王庆国已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,其中SCI收录90余篇。


科研综述

王庆国提出“通平致和”的学术思想,强调“少阳为表里之枢,脾胃为升降之枢,临床诊疗调枢为要”的论治纲领。王庆国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研究,经方治疗常见病、疑难病研究,经方配伍规律与作用机理研究,临床上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、心脑血管疾病、风湿免疫类疾病见长。王庆国致力于《伤寒论》研究,他重视六经辨证,并对“六经的实质”“抓主证、活用经方”有其见解。先后对“泻心汤类方”“柴胡汤类方”“麻黄汤类方”“苓桂剂类方”等经方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,提出了中药复方机理研究。在临床实践中,善用经方,发现并倡导“方元”理论,找到了理解与化裁经方的核心与关键。


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如有错误联系改正



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?

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,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.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.